向綠而行 向新而生——山西城鄉建設高速低碳發展紀實
綠色建筑是提升建筑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實施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日前發布《山西省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與科技標準“十四五”規劃》,明確了到2025年的發展目標: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100%,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3000萬平方米以上,建筑能效水平比2020年再提升20%,裝配式建筑占城鎮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30%。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通過推動綠色創新技術集成應用、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持續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等積極舉措,全面提升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優化建筑用能結構,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和住房城鄉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
創新引領 綠色建筑實現跨越式發展
瀟河兩岸,山西·瀟河新城拔地而起。新源智慧建設運行總部A座是新城內首個落成啟用的建筑,也是全省首個集AAA級裝配式、三星綠色、近零能耗標準于一體的高科技智慧建筑。
從設計、施工到投用、運營,山西園區建發集團總工程師張穩學見證了這棟建筑的落成和投用。他表示:“該項目采用裝配式超低能耗外墻系統、高性能節能外窗、高效熱回收新風系統等,并進行氣密性處理,最大程度減少能量需求。樓內的供熱、供冷、用電來自太陽能、地熱等清潔能源。新型智慧能耗管理系統對設備運行、實時能耗及綜合能耗進行集中監測和控制。多項創新技術的加持使得整棟建筑能耗達到近零能耗標準。”
山西省積極培育綠色建筑創新項目,形成了一批比較成熟的、適合本省地方特色的綠色創新技術,有效推動了綠色建筑的高質量發展。
2019年,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創新性地提出了推動綠色創新技術集成應用,指導綠色建筑在建設理念、建造方式、新技術應用和系統集成等應用方面進行創新,在全壽命期BIM、鋁模板、裝配式、綠色建造及智慧化管理等技術應用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同時對超限高層建筑提出要達到綠色建筑三星級的高標準要求。2020年,山西省啟動綠色建筑專項行動,明確了綠色建筑全面發展、裝配式建筑穩步推進、培育綠色建筑創新項目等重點任務,其中有關加強技術研發、促進成果轉化推廣、創建綠色建筑創新項目等內容為全國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以來,全省累計新建綠色建筑達到3651.53萬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由2019年的58.28%上升到2021年的85.95%,增幅達27.67%,同時圍繞綠色建筑發展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性成果和舉措。
全面發力 裝配式建筑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建筑業是踐行“雙碳”戰略的主戰場,而裝配式建筑和綠色建筑正是建筑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從基礎施工到主體竣工僅用時45天。”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現場指揮部業務用房的快速投用,再一次詮釋了裝配式建筑速度與質量的統一。據項目經理耿磊杰介紹:“建筑物的主體框架、樓板、屋面、內外墻全部采用了裝配式構件,裝配率超過80%,構件的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不僅使工程質量得到有力保障,還使得現場用工人數減少了40%,工期節省1/3,現場建筑垃圾減少了80%。”
2017年,山西省出臺《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明確發展目標,到2025年年底,裝配式建筑成為全省主要建造方式之一,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以上。
目前,山西省已建成20個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擁有1個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區,3個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相繼建成投產部品部件生產企業24個,產能達到3680萬平方米,基本實現百公里范圍內產業基地全覆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木結構等結構體系全覆蓋。3年來,全省累計實施裝配式建筑2158.9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已基本完成產業布局,全面發力,進入快速發展期。一批涵蓋鋼結構、混凝土結構、木結構等不同結構形式及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業建筑等建筑類型的裝配式建筑項目相繼落地,驗證了裝配式建筑技術體系的優勢,也鍛煉培養了一批設計、施工、生產等專業技術人員,為深入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提供了保障。
節能改造 既有建筑功能提升環境改善
夏日炎炎,火傘高張。山西省輕工設計院宿舍節能改造項目現場,排列整齊的保溫板分批打釘,中空塑鋼窗戶正在有序更換。該項目通過對老舊建筑外墻、屋面、窗戶、地下室頂板等進行改造,形成室內封閉式保溫體系,降低導熱系數,提高氣密標準。“這樣下來,冬季室溫可提高4攝氏度~6攝氏度,夏季室溫也會有所降低,在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的同時,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項目現場負責人李文勝說。
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是山西省“十四五”期間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具體途徑,也是改善人居環境、保障民生的重要措施。以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和城鎮老舊小區綜合改造為抓手,山西省積極推進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山西省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與科技標準“十四五”規劃》中明確要求,繼續做好城鎮老舊小區基礎類改造中的節能改造,形成與小區公共環境整治、適老設施改造、基礎設施和建筑使用功能提升改造統籌推進的節能宜居綜合改造模式。
2020年起,太原市以城市為主體探索“雙碳”達標之路,對既有非節能居住建筑進行改造,一期項目改造建筑面積達1000多萬平方米。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進入竣工驗收階段。二期PPP項目已全面展開,將再對1000萬平方米既有非節能居住建筑進行改造。據測算,二期項目完工后,每年可節省煤炭近40萬噸。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項目的實施,使改造后的居民住宅居住舒適感得到提升,供熱效果得到改善,能源消耗減少,城市環境質量也將得到有效改善。
接下來,山西省將推動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大力發展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業化,積極培育綠色建筑創新項目,全面提升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水平。